• 123
  首页 > 金元研究 > 研究报告


同根同生 为啥金属企业差别就这么大
作者:金元 | 来源:fengwm | 点击数:318 | 日期:2009-09-05


    ;;; 金融风暴席卷实体经济,也重创了提供基础原材料的冶金行业。但钢铁、铜、铝企业损失程度分化明显,其原因在于三者对期货工具的运用不同。而期货市场的避风港作用也因此得到了彰显。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8年9月数据显示,当年8月全国12家大中型钢企亏损,9月份达到23家,10月末亏损面则超过60%。反观有色金属行业,其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67.95亿元,同比增长16.1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为439.18亿元;净利润199.81亿元,同比仅减少30.63%。有色金属板块受损程度远低于钢铁行业,而铜行业又轻于铝行业。在金融危机对企业销售价格巨大冲击下,南方某铜业集团不仅没有限产和减产,2008年销售收入反而在上年414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到540亿元,企业克服了销售价格下降和多头保值亏损的双重压力,仍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北京某大型国有有色金属贸易和加工集团去年在套期保值的保护下,实现利润30多亿元。
      冶金行业是一个价格频变行业,对价格风险的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常态。现代经济中,管理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工具首选期货市场。沪铜作为我国最成熟的期货品种,国际影响力日强,使得国际铜价越来越体现“中国因素”。这为中国企业运用套期保值策略管理好价格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而铜行业绝大部分原料受制于国际现货商,铜价波动剧烈,因而企业具有较强避险意愿。从1994年国内铜期货合约上市至今,经历多年实践,我国铜生产企业期货运作已步入成熟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在价格剧烈波动中的生存之道。
      实践证明,有没有期货品种,以及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程度如何,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冶金行业中,铜行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最为普遍,所以即便金融危机中也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铝市场不如铜市场发达,企业参与度较低,所以企业业绩因是否参与套期保值而出现分化。黑色金属行业则束手无策,这是深刻教训。
      有没有套期保值的护体,对企业应对危机和风险考验的影响大不一样,这在航空企业中表现得更充分。
      案例:据对没有套期保值的大陆某航空公司和有套期保值的香港某航空公司对比,两者在2003-2008年间的销售收入增长都很快,两者销售规模比大体保持在60~75%,但是,两者的利润规模比却大多维持在3%以下;在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香港公司多头保值严重浮亏的情况下,扣除套期保值浮动亏损后的香港公司实际亏损额仅及前者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