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糖供需形势依然偏紧,高糖价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金元
| 来源:fengwm
| 点击数:180
| 日期:2010-12-27
|
|
09/10榨季,云南大旱等异常天气导致白糖产量减少,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下游消费企业需求的大幅恢复带来了白糖消费量的增加。国内白糖市场供需缺口的扩大是今年糖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广西、云南等主产区现货报价大致维持在7000元/吨之上,相对去年同期的5000元/吨增长了40%左右。而目前人们更关注的是现阶段高糖价是否会长期维持?在高糖价的带动下国内白糖供需形势是否能得到改善?带着以上问题,笔者有幸跟随郑商所组织的白糖考察团考察了主产区广西地区的甘蔗生长情况以及糖厂收榨情况。 \r\n天气影响,广西糖产量令人堪忧 \r\n广西的食糖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5%,广西主产地为崇左、南宁、柳州和来宾等地区,四个优势产区的甘蔗种植面积已占到广西全区的60%以上,其甘蔗和食糖产量就占整个广西地区的70%。因此可以说,全国产糖看广西,广西产糖看这四大产区。对于10/11榨季广西地区预估值,在11月份的桂林糖会上给出760万吨左右的产量预估以及1520万亩的种植面积预估。相对09/10榨季来说产量增加50万吨左右,面积增加40万亩左右。考察中我们发现,崇左地区因目前甘蔗长势较好产量有望增加5-10%左右,而来宾、南宁产量有望持平,柳州地区因受到霜冻影响产量可能下降20%左右。总体说来广西地区甘蔗长势今年普遍较高,但蔗径较细,糖分相对去年来说稍低。但由于部分地区的甘蔗受到虫害影响,在开榨过程中可能会降低出糖率。此外,让人忧心的霜冻天气今年也出现在柳州地区,霜冻天气不但会直接影响甘蔗的出糖率,如果严重还将影响到新榨季甘蔗的生长问题。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广西地区10/11年度的白糖产量令人堪忧。如果后期产量不足糖会预估的760万吨,那么新榨季国内供给形势将依然紧张。 \r\n下游消费需求相对刚性 \r\n从年度消费情况来看,09/10年度国内总消费1360万吨左右,尽管总体糖价呈现大幅上涨态势,但年度消费量依旧保持增长趋势。从年内消费情况来看, 11月份全国共产糖70.48万吨,销糖40.05万吨,产销率为56.82%,相对去年同期的42.7%增加14.12%。其中,甘蔗糖产量30.76万吨,销量25.23万吨,产销率82.02%,相对去年同期的55.85%增加26.17%;甜菜糖产量39.72万吨,销量14.82万吨,产销率为37.31%,相对去年同期的22.61%增加14.7%。从上述消费情况来看,白糖下游消费需求相对刚性,也就是说在价格走高的情况下,需求依然维持稳定甚至增加。 \r\n甘蔗种植成本增加,白糖价格联动走高 \r\n决定商品价格的除了要考虑其本身的市场供给情况之外,还要考虑其生产成本。我国现阶段95%白糖生产来源于南方甘蔗压榨。而现阶段随着物价的上涨,甘蔗的种植成本也不断提高。甘蔗成本这块主要包括地租、种子费、化肥、杀虫剂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在与蔗农的对话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成本几乎较往年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幅度较大的是劳动力成本,均价大致上涨了20-30元/吨至70-80元/吨。种植成本的增加不但直接推高糖价,另一方面,成本的增加也大大降低了甘蔗对比其他经济作物的竞争性,影响了蔗农种植的积极性,这在对以后种植面积的扩大上来说非常不利。 \r\n综上述,从中长期趋势来看,郑糖有望继续维持上涨格局,这是有其本身供给关系所决定。消费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以大致6%左右的速率增加,作为决定产量关键因素的种植面积可能随着经济发展中的征地需求等而逐年萎缩。从短期趋势来看,由于现阶段处于甘蔗开榨初期,而下游消费企业也在进行春节元宵等假期消费的备货,因此国内白糖市场的供给偏紧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善。而目前广西柳州等主产区出现了霜冻天气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广西产区的总产量。从盘面上看,郑糖主力1109合约近期走出了前期盘整区间,下方均线呈现多头排列,日内持仓量和成交量也逐渐放大,看出市场资金也比较认同现阶段的白糖价格。郑糖1109合约是否能突破前期高点还需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调控以及天气是否进一步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r\n屈城 金元期货 \r\n2010-12-25 \r\n;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