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年中国CPI同比涨幅料为4.6%
作者:金元
| 来源:fengwm
| 点击数:133
| 日期:2010-12-06
|
|
路透北京12月5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周六预计,明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6%,通胀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经济增长为9.6%,整体形势较为乐观,不会发生滞胀. \r\n他在上海一论坛表示,"如果我们今年最後一季度的物价超过4%,那麽明年的翘尾因素可能是3.8%,甚至更高,...明年第一季度物价很可能上到五(5%),但从第二季度开始,环比因素会下降很快,这会抑制通胀." \r\n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4.4%,创出25个月新高.节节攀升的通胀,加之流动性泛滥,已促使中国央行除宣布三年来首次加息外,近期还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投资者对未来进一步收紧政策的预期正愈发浓烈. \r\n张平并指出,只要中国政府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住一定的货币量,明年後半期的滞後压力不会特别大,因为中国通胀压力还主要在需求侧. \r\n此外,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月上升,经济增长回升势头非常好,且大干快上的热情已经充斥在各地规划以及行动上,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r\n中国中央政治局周五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中国此前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刺激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 \r\n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稍早预计,明年全年信贷规模料为7万亿元人民币;明年的信贷政策偏紧,料信贷增速目标为15%左右. \r\n\r\n**外需拉动或将为负,扩大内需为必由之路** \r\n张平还指出,在後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贸易盈馀对中国经济拉动都可能是零,甚至是负增长. \r\n他称,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两把利剑推动:外需和货币激励,但它们未来发挥作用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因此,扩大内需,以及追求自我增长是中国未来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 \r\n"从外需来看,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降低,国际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规模带动已经不现实了,也不可能了."张平称. \r\n他表示,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2000年高达76.6%,但2008年降到20.8%,2009年为严重负贡献,预计今年贡献在30%,但总体趋势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步替代原有发达国家的贡献. \r\n而从货币来看,中国目前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高达两倍,虽然未来还可能有上升空间,但已经有限. \r\n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表示,明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并将稳定外贸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积极扩大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