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F总裁人选若欧美内定 恐遭新兴市场信任危机
作者:金元
| 来源:cheny
| 点击数:162
| 日期:2011-05-24
|
|
路透华盛顿5月22日电--欧洲和美国若内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总裁人选,可能削弱该组织的合法性,亦将有损于二十国集团(G20)有关给予新兴经济体更大话语权的承诺. \r\n看起来欧美似将在他们中间挑选IMF总裁,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就是可能的人选,这让发展中经济体感到灰心. \r\nIMF是促进全球金融稳定的机构,在对欧洲等地区的援助中一直站在最前沿.施特劳斯-卡恩周三辞职使该机构领导人位置空缺,他面临性侵犯的指控但他对这项罪名给予否认. \r\n六十多年来,欧美间的"君子协定"维持了欧洲人领导IMF,美国人带领世界银行的格局. \r\n尽管拉加尔德备受尊敬,但发展中国家希望看到其他不同国籍的候选人也能被认真考虑,即便最後被选中的仍是欧洲人. \r\n"我们在努力,确保甄选程序不是内定的,"一大型新兴经济体的高层官员对路透表示. \r\n在2009年4月,G20表示支持全球机构领导的"甄选程序应该公开透明,择优录用",不过他们在明确排除国籍因素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r\n该官员称,若挑选施特劳斯-卡恩继任者的过程成为与G20承诺相悖的走过场,则不仅会削弱IMF以及继任者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对G20本身也有害. \r\n正当发达经济体苦于无法摆脱低增长和财政危机的时候,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需求的重要推动力,并希望在国际性机构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r\n经过艰苦的谈判,克服英法两国最初的反对,中国终于超越这两个国家,成为IMF第三大投票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r\n其他未得到充分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投票权亦被提升,巴西、印度、土耳其、墨西哥和韩国等国家得到更大的话语权.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将向IMF提供更多资源,为紧急贷款贡献更多资金. \r\n现在这些国家希望在参选最高领导职位时享有更多的公平. \r\n\r\n**美国为难** \r\n奥巴马政府发现自己有点两头为难.如果支持新兴市场候选人,将不得不同意放弃对世行的把持,这可能激怒掌管向世行提供资金的美国议员. \r\n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曾任IMF高级官员,对这一问题中的各种敏感因素并不陌生.他周五表示,美国正在同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进行商讨. \r\n欧美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2000年美国反对德国提名科赫韦泽(Caio Koch-Weser),迫使德国改变初衷提名克勒(Horst Koehler).克勒的任期一直到2004年. \r\n埃及人Shakour Shaalan领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周五表示希望在6月30日前完成新总裁的甄选程序,并概述了面试多名候选人的程序. \r\n不过外界仍普遍认为,美国最後会支持欧洲的候选人. \r\n在前几次IMF更换领导人时,都是由七国集团(G7),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八国集团(G8)作最後决定. \r\n自那以後,G20取代G7成为监督全球经济的主要机构,使新兴国家竞争IMF和世行等机构领导人的底气也变得更强. \r\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资深成员Arvind Subramanian称,施特劳斯-卡恩的继任者要获得所有成员国的支持,这一点至关重要. \r\n"如果推举欧洲人,大家就会怀疑这能否算得上唯才是举,"他称. \r\n中国在上周展露了锋芒,呼吁遴选过程应该透明并择优录用.巴西、南非和墨西哥对此倡议给予附和. \r\n而以往的IMF领导人角逐中,新兴市场很少能够这样团结一致,各个地区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些地区更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 \r\n东盟秘书长Surin Pitsuwan称,推选过程全面开放的时机已到. \r\n"G20的存在本身便说明,全球其他地区应该参与到决定国际社会命运的讨论中来...因此这个日益重要的职位由发达国家以外的人担任,将会是非常有益的."Surin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