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首页 > 金元研究 > 研究报告


政策引导郑麦温和上涨
作者:金元 | 来源:fengwm | 点击数:119 | 日期:2010-11-08


     进入11月份以来,郑州强麦表现得比较胶着,有下行意愿,但又得不到基本面和技术面的配合。随着国内2010/11年度冬小麦播种渐进尾声,郑麦期价将在政策导向下温和上涨。 \r\n

    \r\n

      不同品种小麦收购价差缩小

    \r\n

      根据发改委10月12日公布的信息,2011年每50公斤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虽然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5元、7元、7元,但白小麦与红小麦、混合麦之间的收购价差却缩小到2元/公斤,2009年时的价差为4元/公斤,2007年的价差为5元/公斤,不同品种小麦收购价差在逐步缩小。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是普通小麦的价格,价格上的“以次充好”会抬高小麦期价的支撑水位和底部区间;二是优质小麦属于“不作为”范畴,不会受到国家的价格压制,上行空间反而可能加大。

    \r\n

      优质小麦或现阶段性紧张

    \r\n

      四季度往往是国内面粉的消费旺季,随着前期因节日效应消耗使得库存减少,面粉加工企业接下来有备货的需要,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将有所增加。在今年优质小麦减产、供需阶段性紧张的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可能会高价抢购优质小麦。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当前主产区优质小麦的市场收购价格达2100-2360元/吨,自夏粮上市以来已累计上涨200元/吨以上,主销区优质小麦的到港价格多在2350元/吨之上,价格坚挺。

    \r\n

      另外,普通小麦现货价格平稳上扬,也为优质小麦预留了上涨想象空间。截止到10月28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小麦交易均价为2008元/吨,比上周上涨14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81元/吨。而上个月临储进口小麦停拍,使得优质小麦货源更为稀缺,价格仍有上行动能。

    \r\n

      国家政策维护小麦市场稳定

    \r\n

      通过国家继续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支农惠农的力度,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据悉,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78亿亩,较去年稳中略增,高于国家3.38亿亩的调控预期,明年的小麦总产量有可能再创新高,国家对小麦市场“保产增收”的政策性导向特征仍会继续。

    \r\n

      从竞价拍卖国储小麦的投放数量看,自4月中旬开始,国家每周向市场计划投放小麦基本维持在450万吨左右,表明国家手中粮源充足,有利于平抑、稳定粮价,但不会对小麦价格起到直接的压制作用。一是因为这会违背调控政策的初衷――允许粮价温和或略有上涨;二是因为拍卖成交率持续低迷,表明国家优质小麦货源有限,与企业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

    \r\n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r\n

      目前,国际市场新年度小麦的生长情况和产量预估存在很大变数,忧虑进一步增加。一方面,近期澳大利亚和阿根廷部分地区持续降雨,影响了小麦收获进度,并可能导致小麦品质下降,引人堪忧。另一方面,“拉尼娜”现象对北美小麦的生长影响还不得而知,不确定性增大,据美国农业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称,截至10月31日当周,美国冬小麦生长优良率为46%,上一周为47%,去年同期为64%。另外,受大旱影响的俄罗斯,冬季小麦作物播种推迟,俄罗斯农业部日前称,截至11月3日,俄罗斯播种了1460万公顷明年收获的冬季作物,去年同期约为1750万公顷。因此,小麦的质量、生长状况、播种面积等都可能成为升水因素,继续推高CBOT软红冬小麦价格,并进而间接传导至国内小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