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首页 > 金元研究 > 研究报告


降雨令阿根廷大豆作物生长压力减轻
作者:金元 | 来源:cheny | 点击数:117 | 日期:2011-01-18


    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周末的降雨令当地受干旱侵袭的作物生长压力得到缓解,但若要令每周均在递增的单产损失减少则需要更多的降雨。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国之一,但拉尼娜现象引发的降雨不足令产量预估下滑,处于对供应前景的担忧,最近几个月国际谷物价格节节攀升。
      
    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东北部地区的General Villegas镇的一位大豆和玉米种植户Bernard Courreges称,“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出现这样的降雨了。”当地本周末的降雨量在20-40毫米。
      
    阿根廷2010/11年的大豆作物已经度过了最关键的结荚阶段,这一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单产,同时也是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候。
      
    玉米通常播种期在大豆之前,因此也已经的过了关键的授粉期,这意味着降雨来的太迟,无法扭转产量受损的局面。
      
    Applied Climate Consultancy的气象学家German Heinzenknecht称,近期的降雨大多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大豆主产区,该省是阿根廷最大的大豆产区,但圣达菲省南部和恩特雷里奥斯省天气依然十分干燥。
      
    Heinzenknecht称,降雨覆盖地域极少,雨量在30-170毫米之间。
      
    但天气条件对于大豆来讲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在一份声明中称,“大豆作物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依然表现坚强,但东部地区作物出现承压迹象。”
      
    农户认为目前大部分作物想要逆转当前的欠佳长势已经太晚。
      
    他表示,“大豆已经出现20%的损失。如果未来七到十天仍没有降雨,该比例将会逐渐攀升。”
      
    他补充称,“如果还没有降雨,大豆可能损失50%的产量。玉米所受损失已然无法挽回,受损量已经达到20-50%。”
      
    气象学家Heinzenknecht认为,中部农业产区仍有机会出现更多降雨,但他补充称,减产风险依然存在。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油豆粕出口国,是全球第三大大豆供应国。同时,也是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第二大玉米供应国,地位仅次于美国。
      
    美国农业部(USDA)上周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至5050万吨,12月预估为52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同时也将该国玉米产量预估从前个月的2500万吨下修至23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