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首页 > 金元研究 > 研究报告


降雨放缓巴西大豆收割
作者:金元 | 来源:cheny | 点击数:135 | 日期:2011-01-18


    巴西最大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部分大豆农田已进入收割阶段,但降雨天气推迟收割工作,并令作物患上亚洲锈菌病的几率大增。
      
    据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Imea)称,截至周四,该州农户已收获了620万公顷大豆农田的0.7%,而上一年度同期的作物收割率为2.7%。之前一周,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收割率为0.3%。
      
    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Imea)粮食分析师Maria Amelia Tirloni称,“仅有个别农田进入收割阶段。基本上,准备播种第二轮冬季作物的农户会这样做。”
      
    降雨在去年10月底才抵达马托格罗索州,迟来的春季降雨令作物播种推迟了一个月。有分析师预计称,受此影响收割时间也将推迟。
      
    当地气象机构Somar预报称,豪雨将在马托格罗索州持续,可能会令收割作业放缓。
      
    Somar在每日气象预报中称,“1月18日以前天气没有变化,暴雨正袭击东南、中西和北方多数地区。马托格罗索州的中西部雨量最大,超过了130毫米。”
      
    降雨令农户无法喷洒抑制亚洲锈菌病扩散的真菌剂,如果放任其不管,这种病菌将导致作物单产降低80%。
      
    “亚洲锈菌病”是1902年在日本被发现的,能大大降低了亚洲地区豆类作物的产量,故此得名。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季风或是热带风暴传播,携带病菌的孢子每日随风运行速度最快可达300英里。
      
    亚洲锈菌病首次大规模袭出巴西大豆种植带是在2002年,这种作物疾病通常会引起大豆作物过早落叶。
      
    前几年,漫长的雨季令亚洲锈菌病肆无忌惮地扩散,造成近400万吨的豆类减产。
      
    在中西部主要大豆种植地索里索(Sorriso)州,当地已有几例发现“亚洲锈菌病”的报告。
      
    但巴西农户对处理这种疾病很有经验,不会再出现像几年前那样的重大损失。